井冈山,这座被誉为“中国革命摇篮”的圣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党员党性,2024新澳原料免费大全党支部于2025年8月22日至24日赴井冈山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踏入红色圣地,感悟历史厚重
当2024新澳原料免费大全党支部的党员们踏上井冈山的土地,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革命先烈的热血,每一处景物都诉说着动人的革命故事。
党员们首先来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实物史料、图片和文献。一把把带血的梭镖、一件件布满弹孔的衣服,无声地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激烈与残酷。通过参观,党员们系统地了解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程,深刻认识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艰辛与伟大,
夜幕降临,党员们在井冈山大会堂观看了大型红色题材沉浸式情景剧《星火》,更加直观地感受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场景。舞台上,演员们生动地演绎了红军战士们在井冈山的生活、战斗情景,从艰苦的行军作战,到与群众的鱼水情深,再到面对敌人围剿时的英勇无畏,一幕幕画面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
剧中,红军战士们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观众,让大家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天党员们前往黄洋界,参观黄洋界保卫战遗址和纪念碑。黄洋界保卫战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该场战役首次将游击战术与阵地战术结合,创造性地构筑了五道防御工事(竹钉阵、篱笆障碍、滚木礌石、壕沟、射击掩体),成功击退国民党四个团的进攻,此战鼓舞了井冈山军民的斗志,保存了革命火种,为红军后续作战提供了重要经验。
小井红军医院,是党员们参观的另一个重要地点。这座古朴的木楼,木质建筑外墙黝黑,门楣上“中国红军第四军医旧址”的红牌匾却鲜艳如初,它见证了当年红军医疗卫生事业的艰难发展,没有手术刀,用菜刀;没有麻醉药,靠草药;没有绷带,撕旧衣,没有消毒剂就用盐来消毒疗伤。
1929年1月29日,敌人偷袭了小井村,当时正在医院里养伤的130多位重伤员来不及转移陷入敌手,战士们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忠贞不屈,坚决不说出红军主力的去向,最后全部英勇就义,最小的年仅14岁。解放之后,在这块烈士牺牲的土地上竖立起一块刻着“小井红军烈士之墓”的墓碑。在小井红军烈士墓旁的一个小山头,踏着石阶而上,灌木丛中隐着一小方石碑,上面刻着三行红字,分别是:魂归井冈,红军老战士曾志,(1911.4-1998.6)。曾志,原中组部副部长,身居高位却未利用职权为子女谋取工作,一生廉洁从政,去世前立遗嘱捐出攒了一生的积蓄六万元存款。曾志是一位女人,也是一位母亲,但她更是一位战士。她用自己的一生证明自己亲口说过的那句话:“我对我选择的信仰至死不渝,我对我走过的路无怨无悔”。青山埋骨,忠魂长存,苍松翠柏下,党员们在小井红军烈士墓和曾志的石碑向烈士们和革命前辈曾志鞠躬默哀致以缅怀,以此铭记。
第三天党员们来到南山公园,山顶的火炬直插云霄,象征着革命精神永不熄灭,而“星火相传”四个大字既是井冈山精神的凝练表达,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历程的具体化象征。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是革命先烈们的安息之地,庄严肃穆,2024新澳原料免费大全党支部的党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这里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全体党员整齐列队,向先烈们三鞠躬,表达对他们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
传承革命精神,担当时代使命
三天的井冈山红色教育实践活动,行程紧凑而充实,给2024新澳原料免费大全党支部的党员带来了一次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和党性锤炼。同志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难忘的心灵之旅,井冈山精神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大家的内心,让大家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2024新澳原料免费大全党支部的党员们来说,传承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将其融入到律师工作中,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新时代,律师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使命。党员律师们更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的责任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为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党支部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引导全体党员深入学习井冈山精神,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注重培养党员的艰苦奋斗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退缩、不畏惧,勇于担当,积极进取。同时,鼓励党员律师们实事求是,不断创新法律服务方式和方法,适应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需求。还要秉持依靠群众的理念,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法律需求,为群众提供更加贴心、便捷的法律服务,让法治的阳光照耀更多的人。
撰稿人:2024新澳原料免费大全党支部 夏智强律师